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积极进行国际化发展,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投资业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今年1月~5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规模达2806.2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流向信息传输业35.1亿美元,同比增长49.4%。
“走出去”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时,需要高度重视涉税问题。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看,“走出去”企业在实务中较常遇到5类涉税风险,其中有的不符合我国税法规定,有的则是不符合投资国的转让定价规则等要求。对此,笔者建议相关企业务必牢固树立合规观念,有针对性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海外业务有效运行。
风险一:转让定价违背独立交易原则
◎典型案例◎
我国居民企业A公司在W国设立全资子公司B,负责为A公司采购原材料。B公司设立3年来,A公司一直存在收入与成本“倒挂”问题。A公司主管税务机关调查发现,B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加成率及销售价格明显高于以前A公司自行采购原材料价格,且高于同期市场价格,根据政策规定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税务机关按照再销售价格法调整A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并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追缴企业所得税、加收利息。
◎风险分析◎
独立交易原则是判断转让定价是否合理的最基本的原则。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随着“走出去”企业在海外市场分支机构和关联交易增多,相关企业务必牢牢遵循独立交易原则,根据各相关公司在关联交易中承担的职能、风险等,依据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准确确定交易价格。
风险二:费用支付关联方无经营实质
◎典型案例◎
我国居民企业C公司为服装企业,其将自有品牌低价转让给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全资子公司D。D公司向C公司授权使用该品牌,并收取高额特许权使用费。C公司主管税务机关经深入调查认为,D公司是品牌的法律所有者,但品牌创造与经济贡献全部来源于C公司,因此C公司就自身研发与维护的品牌向D公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缺乏商业实质,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风险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向未执行功能、承担风险,无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已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金额全额实施特别纳税调整。对此,相关企业应当准确界定集团内成员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权属,主动增强合规意识,当发生无形资产许可使用交易时,应根据交易实质,严格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准确确定费用。
风险三:境外累积利润长期不作分配
◎典型案例◎
我国居民企业G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设立全资子公司H,职能为投资控股管理。经营5年后,H公司对沉淀利润既不用于其他经营、投资,也不作股息分配。G公司主管税务机关调查认为,H公司是由G公司控制设立在BVI的企业,没有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年度利润总额大于500万元人民币,符合受控外国企业风险特征,其利润应视同分配计入母公司,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风险分析◎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相应利润中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其当期收入。从国际税收体系改革看,对于企业经济实质的要求,已成为近年来避税港业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此,相关企业在境外设立中间控股公司时,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其经营实质,另一方面也要严格遵守我国税法规定,对相关利润及时准确地作出分配。
风险四:被东道国判定为常设机构
◎典型案例◎
我国居民企业M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分支机构,其中包括设立在Y国的子公司Z。在具体业务安排上,M公司采取了由Z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总机构签订商品销售合同的经营方式。然而,Y国税务当局认为Z公司构成了常设机构,需要补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后经中国与Y国税务当局相互磋商,取消了对Z公司补缴税款的要求。
◎风险分析◎
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一般定义为“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如果一家企业在东道国被判定为常设机构,那么,其利润就应在东道国缴税,东道国有优先征税权。实践中,有的企业对税收协定内容和东道国税收规定缺乏深入研究,其业务安排在东道国构成了常设机构却不自知,导致出现风险。对此,“走出去”企业应当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读,确保自身业务安排符合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倘若东道国未遵守税收协定随意判定常设机构,企业也要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申请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等方式来化解风险。
风险五:东道国实施特别纳税调整
◎典型案例◎
我国居民企业N公司在S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P公司。S国税务当局向P公司出具《纳税调整通知书》,对P公司最近3个年度的跨境关联货物交易实施特别纳税调整。S国税务当局认为,由于P公司向其关联方子公司Q公司销售资产的价格低于本国同类市场价格,减少了税收收入,应重新计算P公司企业所得税。最终P公司补缴了所得税。
◎风险分析◎
近年来,“走出去”企业被东道国实施特别纳税调整的例子并不罕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企业未充分掌握东道国的转让定价规则。因此,“走出去”企业在开展业务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熟悉投资国的转让定价规则,制定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关联方销售、服务定价等策略。同时,如果投资东道国有预约定价安排,可以提前进行申请,这样可以增强确定性,更好地防控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菏泽市牡丹区税务局)
2011年5月的解析——
“走出去”企业别让税收风险成为“绊脚石”
国内企业实力倍增的表现之一,就是走出国门的企业越来越多,迈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快。从现实看,“走出去”企业在面临境外无限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如影随形的税务风险。这些税务风险轻则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导致公司形象严重受损,“走出去”之路难以为继,并有可能使有关责任人锒铛入狱。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而言,税务风险如果防范不当,将很有可能成为“走出去”路上的绊脚石。
对于“走出去”企业而言,少缴税款是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目前,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税收法律,不约而同地对偷漏税行为给予严厉处罚。 “走出去”企业如果不了解投资国的税收政策,没有就来源于投资国的所得足额缴税,便存在着少缴税款而被处罚的风险,投资国税务机关还有可能对“走出去”企业进行反避税调查,由此带来的税务风险将更大。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避税地设立公司,将利润留在避税地公司不进行分配,自认为这样就可以不用申报纳税。但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有着明确的“受控外国公司”条款,即使境外公司不分回利润,也视同分回利润进行征税。
少缴税款有风险,因多缴税款而增加税收成本同样也是风险。如果不了解境内外税法, “走出去”企业既可能在投资国多缴税款,也可能在中国境内多缴税款。目前,我国“走出去”企业目前多是走向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为吸引境外投资,往往都出台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如果“走出去”企业不知道或者知道但没有及时申请办理相关手续,该享受的优惠政策没有享受到,就可能在当地多缴税款。同时,我国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也制定了许多优惠,如用实物对境外投资可以退税,对来自境外的所得可以按照税收协定的有关条款享受较低的税率,对境外所得征税的同时还可以抵免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等等。如果“走出去”企业不熟悉这些税法规定,有可能多缴税款,增加不必要的税收成本,对“走出去”企业而言,同样也是一种风险。
此外,对于“走出去”企业而言,商务谈判同样是税务风险的重要来源。税收负担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回报,企业在做商业决策时不得不考虑税收问题。特别是在谈判确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时,税负轻重是一个谈判的筹码,谈判双方都可以将税负轻重作为提高或降低价格的理由。如果不了解税收政策,“走出去”企业就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答应对方的不合理条件,独自承担相应的损失。
那么, “走出去”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着手防范税务风险呢?
在制度层面,应该建立比防范财务风险更高标准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税务风险甚于财务风险。因为财务风险仅限于经济风险的范围内,而税务风险既是经济风险,也是法律风险,既可以造成经济损失,也可以造成人身和名誉损失。
因此,应该按照比财务风险更高的标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防范体系。现在有些国内“走出去”企业,主要是奔着境外的产品、市场或项目去的,很少有企业充分研究当地的市场、土地、环保、税收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作出是否适合投资的综合评估。如果企业能够建立高标准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从组织架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等方面确定风险关键控制点,制定涉税业务应对策略和方法,就能在制度上有效防范很多税务风险。
在具体操作层面,应该重点防范双重纳税的风险。除了在制度层面做好防范税务风险的准备,“走出去”企业还应该把重点放在防范双重纳税风险上。据了解,现在很多“走出去”企业的大量业务其实还在境内,境外所得汇回国内后仍然要纳税。
其实,“走出去”企业的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联系非常密切,防范境外税务风险和防范境内税务风险应同时进行,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果重视一头,忽视另一头,就为风险产生和爆发提供了条件和通道。为了防范双重征税的风险,要充分了解税收协定中涉及避免双重征税的规定。截至2011年3月,我国已经与9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税收协定,来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但遗憾的是,这些税收协定多为国外企业利用,我国企业利用的非常少。因此,“走出去”企业应该多了解这些税收协定,并学会利用税收协定维护自身合法税收权益。必要时还可以提起税务协商程序,要求我国的税务部门帮助解决企业在境外遇到的税收问题。
来源:大连市国税局 作者:程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