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是“技术”还是“艺术”?

来源:华税 作者:华税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06
摘要:一直以来,税务筹划都是热度非常高的一个词,甚至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讨论或开展税务筹划,首先要弄清楚税务筹划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否则可能会偏离方向,甚至违法。从税务...
一直以来,税务筹划都是热度非常高的一个词,甚至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讨论或开展税务筹划,首先要弄清楚税务筹划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否则可能会偏离方向,甚至违法。从税务筹划的专业基础而言,税务筹划需要掌握扎实的税法专业知识,从税务筹划的实施过程来看,需要和多部门沟通协调,因此,可以认为成功的税务筹划都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体,本期华税为您解读。   税务筹划应具有合法性,或至少不违法,这是讨论税务筹划的前提和基础。从税法上来看,合法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形式合法性,相关交易的安排以及纳税申报、减免、优惠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实质合法性,经济交易的性质以及纳税符合实质课税标准、与税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一、税务筹划的基础是税法“技术” 随着我国税收立法的不断完善和税收征管的规范化,传统的不太规范的“税务筹划”将无以为继或面临高企的税务风险,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理性、必然的选择。结合华税所做的大量的案例,可以将税务筹划从宏观到微观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战略架构层面,企业应该搭建起最优的税务架构,比如集团总部、总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安排与筹划;营改增下,集团内部业务的整合;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架构的安排,等等。二是商业模式层面,主要通过合同涉税条款的拟定来实现。比如,商业促销政策与节税考量、并购重组交易模式的选择、重大交易涉税条款的安排与筹划,等等。第三个层面,税务管理层面,主要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比如行业性、区域性税收优惠资格的申请,递延纳税政策的运用,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运用,等等。   以争取国家税收优惠为例,目前我国针对税务事项的管理已经逐步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的监管,任何税收优惠都要履行包括备案、备查等在内的法定义务。国家2015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办法》为例,明确规定企业要对报送资料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2015年发布的《税收减免管理办法》,针对所有税收优惠规定,备案类的免税规定对于纳税人提交的资料不改变纳税人真实性的责任,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搞定重视相关材料准备的规范性。   二、税务筹划落地是一门实操的艺术 成功的税务筹划不能仅停留在方案层面,能否落地才是关键。税务筹划应以合法性为前提,但是伴随“金三”的全面上线和不断优化,税务筹划外在的“合理性”风险凸显,也应引起企业的关注。   “金三”不仅覆盖全税种,涉税信息收集也更加全面,而且企业的财务系统都会留有金税三期的接口,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对财务、税务数据的比对,可以发现企业涉税“异常”事项。实践中,许多过激的税务筹划方案因缺少合理性,未能获得税务机关认可而最终失败。这里的“合理性”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去理解:   1、合理商业目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给出的标准有二:(一)以获取税收利益为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二)以形式符合税法规定、但与其经济实质不符的方式获取税收利益。然而,由于税法对“合理商业目的”界定的抽象性决定了其在实操中价值非常有限。   2、实际税负率   与“合理商业目的”的判断相比较,一个更具有实际价值的指标是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如果企业(或一项业务)的实际税负率触碰了税务机关设定的警戒线,将会引发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由于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记录,也是企业纳税申报重要的依据,通常而言,财务数据和纳税信息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企业纳税申报信息与财务数据信息的明显不匹配,将会直接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典型的如,高利润房地产项目,土增税纳税申报额却很低。   实践中,何为“合理商业目的”、“合理税负率”是很难用税法进行界定的,更多的依赖于纳税人和税务征管机关的实际操作,其间也带有很大的博弈色彩,从这个角度,税务筹划需要丰富的实操经验,是一门实操的“艺术”。   三、税务筹划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因此,随着税收法律属性的不断增强,企业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否则可能会触犯法律底线,非但不能节税,还会带来经济、法律上、名誉上的损失。华税律师建议,税务筹划的开展应建立在对方案充分合法性论证的基础之上,控制好其中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对于方案的合理性和来自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也应有充分的预估和应对方案,只有二者相结合,税务筹划才能安全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