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棉纺行业纳税评估 探索收轧纺一体化管理
来源:安徽税务筹划网 作者:安徽税务筹划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10
摘要:开展棉纺行业纳税评估 探索收轧纺一体化管理 荆州市国家税务局 棉纺行业是荆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虽然全行业的产值和税收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仍然对全市国税收入有重要影响...
开展棉纺行业纳税评估 探索收轧纺一体化管理
荆州市国家税务局
棉纺行业是荆州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虽然全行业的产值和税收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仍然对全市国税收入有重要影响。今年,市局将棉纺行业(包括棉纺企业和轧花厂,下同)定为增值税管理重点行业,为了深入剖析行业管理现状,提炼加强行业管理的思路,我们于七月下旬至九月上旬,组织了全市棉纺行业纳税评估。全市共评估企业494户,调增税款914万元,其中入库646万元,冲减留抵268万元。上半年全市棉纺企业的整体税负从3.7%提高到4.2%,增长了13.6%。通过这次评估,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比较好的实效。
一、我市棉纺行业的概况。
荆州是湖北省重要的棉产区之一,2007年棉花种植面积157万亩。全市纺织工业起步较早,沙市曾经以轻纺工业城市而知名于全国,各县市也较早建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步伐已相对滞后。近几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荆州以资源和技术工人储备优势,吸纳了一定外来投资和本地私营资本,发展了一批中小棉纺企业。2006年末,全市共有棉纺能力约110万绽,90%为环锭纺,其余10%为气流纺。
全市棉纺行业共有企业528户,其中一般纳税人398户,小规模纳税人130户。进一步细分,在398户一般纳税人中,棉纺企业68户,轧花厂330户。130户小规模纳税人全部是轧花厂,而棉纺企业全部是一般纳税人。
棉纺行业增值税绝大多数靠重点棉纺企业实现。今年上半年,棉纺行业共入库增值税4739万元,其中年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20家重点棉纺企业完成4502万元,占95%。轧花厂数量多,加工量大,拉低了我市棉纺行业整体税负。剔除轧花厂,68家棉纺企业的税负为3.7%,并且纺织企业税负明显高于纺纱企业,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明显高于中小企业。
二、棉纺行业评估的主要方法
1、选用评估模型。棉纺企业主要选用了投入产出模型、耗电模型及进项税金控制额分析的方法。棉纺企业评估的要点是利用企业的技术报表,准确掌握其各类电耗标准和织成率,比如一个管理优良的棉纺企业,其织成率可达到82%,而差一些的可能只有78%。轧花厂主要选用电耗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轧花厂每生产一个80公斤标准锯齿棉硬件的电耗约16.5度。通过用电量可以算出加工量,再辅以投入产出法,结合籽棉及皮棉、棉短绒、棉籽的时价,就可以核实进项和销项税额。轧花厂的评估要点是准确掌握棉花的时价并核实其出棉率,比如出棉率高的可达到38.5%,而低的只有37%。
2、开展典型调查。在正式评估之前,市局分类选取典型企业进行了调查。纺织企业调查了三户:江棉(荆州区、股份制、仅纺纱)、望春花(松滋,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兼有轧、纺)、奥达(原荆州棉纺厂,兼有轧、纺、织)。这三户企业都是纳税信用等级甲类企业,产品种类齐全,税负率长期稳定在高水平。通过这几户企业,分别采集了轧花电耗标准、纺织各规格纱的电耗标准、各规格籽棉的出棉率和出籽率、纺纱织成率、不同时间段的棉花价格和各类产品价格等等。比如,通过调查了解到某月销往广东的32支纱(棉35%、化纤65%)和40枝纱(棉60%、化纤40%),每吨售价分别为18000和19900元,其中各含有440元的运费。通过与其技术人员座谈,税务人员也进一步了解设备、工艺、管理、原料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幅度。调查了三户乡镇轧花厂,进一步搜集信息并进行对比,据以确定评估基准标准。比如,我们确定一套使用10年以上的配有清弹机的轧花设备,其出棉率约为38.2%,棉籽51.3%,短绒5.2%,损耗5.3%。
3、第三方信息力求客观。如评估所用的企业耗电量自供电公司取得。本地棉花价格除综合典型调查企业的购进价外,还参考了各地税收管理员掌握的价格及信息。外地棉价格信息除综合典型调查企业的购进价外,还与“中国棉花信息网”的价格信息进行了核对。
4、开展分类评估。棉纺企业由各地评估小组负责评估。轧花厂由各基层分局税收管理员负责评估。荆州市局流转税科派人在石首、松滋、荆州区分别参加了1户纺织企业、2户纺纱企业和1户轧花厂的评估。
5、关联企业实施一体化评估。这次重点对三户棉纺企业及其供应链上游的轧花厂实施了一体化评估。其中市局参与的一户企业,在荆州范围内相关的轧花厂4户,分布在三个县市。
6、部分开展集体约谈。有些基层分局在对轧化厂进行评估时,采取解剖典型,按电耗分别核实加工量,再进行集体约谈的方式,一般企业也能接受。
三、棉纺行业评估的具体情况
1、评估对象。棉纺企业利用纳税评估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了筛选,按纺纱、纺织二种类型分别选取权值得分高的前50%,共确定棉纺企业34户,其中纺织企业2户,纺纱企业32户。460户轧花厂全部进行了评估。
2、评估时期。自设轧花厂的棉纺企业在近四个月的收花季节实现税金会大幅度下降。轧花厂一般有明显的生产周期,对籽棉的收购和加工多从九月开始,至十二月份结束,而库存产品要到次年二至六月才能基本销售完毕。因此,我们把轧花厂的评估时期定为去年九月至今年六月,把棉纺企业的评估时期定在今年元至六月。
3、评估成效。全市共评估补税914万元,其中直接入库646万元,冲减留抵268万元。上半年全市棉纺企业的整体税负从3.7%提高到4.2%,增长了13.6%。其中,纺纱企业入库568万元,平均税负由3.6%提高到4.1%;纺织企业入库57万元,平均税负由5.3%提高到5.5%。轧花厂补税159万元,其中入库21万,其余冲减了留抵。
四、棉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购凭证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省局加强农产品收购凭证管理的办法出台后,对收购凭证实行限额使用,基层税务机关的监管力度也有所加强,收购凭证的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一些没有自设轧花厂的企业,以前购进皮棉也使用自开收购凭证(确实也有农户委托加工后自售皮棉),目前则只凭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收购原材料。但擅自扩大抵扣范围,违规开具收购凭证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在大部分轧花厂及有自设轧花厂的纺织企业,少购多开、低价高开、无购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等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解决。
2、企业人为调剂税款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迟计、少计收入和销项税方面,棉纺企业所采用的手法一是利用货物移送钻空子,即通过在外地设立或租用仓库,将货物移库后脱离监管,并长期不确认收入;二是采用虚假的委托代销协议,将已发售货物摆在委托代销科目;三是以物易物,以物抵债不确认收人,比如用货物抵基建款;四是落地棉、下脚料抵临时工工资或直接冲减成本。在多抵进项税方面,棉纺企业采用的主要手法是取得数量、金额不实的抵扣凭证,包括专用发票、普通发票或自开的农产品收购凭证。有的企业则超范围将支付的运输费,装卸费、加工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仓储费等列入农产品收购价款中。轧花厂普遍采用的手法主要是“以销定购”,即根据销项税额来确定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额的数量,以达到无税或少税的目的。
3、部分轧花厂财务管理不健全。由于绝大多数轧花厂常年处于零、负税状态,不少基层税源管理分局和税收管理员除督促申报,或是在完成任务时要求企业红字预缴入库,调剂税收进度外,没有能够把加强管理的规定完全落到实处。
五、棉纺行业增值税管理难点分析。
1、棉花流通的多环节和复杂契约形式增加了管理难度。棉花流通完整的模式为农户——流动商贩(小贩子)——固定商贩(大贩子)——轧花厂——贸易公司(从事跨地区皮棉贩运的经营者)——纺织厂。一是确定免税征税对象难。只有农户销售自产棉花是绝对免税的,大小商贩销售远超起征点,按理应予征税。但流动商贩可以称是替左邻右舍代售的,固定商贩则常挂靠村委会,或是以纺织厂、轧花厂的名义收购,实务中很难辨别和控管。这些情况又会衍生出第二个难题,即轧花厂或棉纺企业“通过”大小商贩收花时,是否应该算作向“农业生产者”的收购行为。这关系到其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合不合规,能不能抵。
2、现行政策在执行中所存在的困挠。一是农产品收购发票自开自抵政策。自开自抵模式本身决定了开具的随意性和税收监控的难度。二是抵扣率和税率倒挂。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后,抵扣率和税率产生了1.5%的倒挂。三是征收率过高。棉花流通量大利簿,4%或6%的征收率难以落实到位。
3、收轧纺或明或暗的关联关系降低了税务机关管理的有效性。此问题与前两个难点密切相关。为了保证稳定的原料来源,棉纺厂一般与几个轧花厂或商贩有固定的供货关系,而轧花厂也与几个商贩有固定供货关系。正是由于政策因素和流通特点造成前两个环节难管理,购销链中的关联方很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默契”,处于产业链后端的纺织企业总是可以通过前端的关联企业将风险前移,利用税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
此外,棉纺行业中大量存在的现金交易也是导致税收监控乏力的重要原因。
六、实行收轧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
根据这次开展纳税评估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搞好棉纺行业的增值税管理,必须以落实省局加强农产品增值税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以纳税评估为手段。两者应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特别是要加强收轧纺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效率。我们的总体思路是:“规范收购、评估轧纺”,以加强对棉纺行业“物流”和“票流”的监控为突破口,以对交易关联方实施同步监测为重要手段,堵塞征管漏洞,达到收轧纺一体化管理的效果。加强棉纺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一是管好轧花厂。用电耗模型并辅以投入产出法,就可以有效监控轧花厂的购进和销售物流,这是税务机关简便易行地实施行业管理的有利条件。准确的物流再加上时价信息,就可以有效监控其购进和售出的票流。管住了轧花厂,也就部分管住了纺织企业的购进货流和票流。其次,要加强对存在购销关系的收轧纺企业的一体化评估。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税务管理员往往用税负率的高低来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基本的判断,按照前面的分析,也有纺织企业用变通的方法来少计收入,而收入失真,税负率就可能虚高。一旦从轧花厂发现了明显的开具不实问题,就要对相关棉纺企业进行评估。反过来看,目前我省使用的纳税评估监控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纺织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预警,如果通过评估发现了纺织企业明显的多抵税款问题,就要对关联轧花厂进行评估。而对收轧纺实施一体化同步监测、评估,也非常有助于信息比对和印证,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成效。
按照收轧纺一体化管理思路,荆州制定了棉纺行业管理规定,除了强调收集和掌握企业关联信息外,还采取了一些加强各环节管理基础工作的配套措施:
1、收购环节。着重加强固定商贩的户籍管理,要求其进行税务登记,领购并使用普通发票。轧花厂或纺织企业向固定商贩收购时,要按规定取得普通发票。规范棉花收购方式,鼓励轧花厂在棉产区设点收购,或与固定商贩签订委托代收合同,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产品收购凭证,规避政策风险。
2、轧花环节。轧花厂一般小的有500—800万元的年销售额,大的可达到数千万元。未认定一般纳税人的轧花厂,多销往沿海地区按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小纺织企业。一是要求达到规模的轧花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加强税收核算。二是由基层税源管理分局定期从本地电力部门获取企业用电信息。三是税源管理分局明确专人随时采集并记录棉花价格变动信息。四是税收管理员建立台帐,负责登记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品名、销量和收入,在巡察时抄录其用电量,对其帐、库、价进行抽查。
3、棉纺环节。税务机关要督促企业建立原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和产成品出入库台帐,并且做到手续完备,真实准确。另一方面,由税源管理分局结合市局发布的综合行业标准,对已评估纺织企业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建立分户管理档案,确定分户的评估标准和产品定额,以利在日常管理中更加简便有效地对企业实施预警和评估。 |
|